新闻资讯
东盟|东盟各国进口管制政策全景解读(2025最新)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销售渠道或运营中心布局在东南亚。然而,大多数出海企业面临的第一步不是销售,而是“进口”——即将产品、设备、原材料或样品运入东盟国家。在这一步中,进口管制政策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果不合规,很可能导致货物扣关、清关失败、罚款,甚至失去当地市场准入资格。因此,系统了解东盟各国的进口管制政策,是开展东盟业务的基础动作。


进口管制的主要类型与常见风险

东盟国家的进口管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进口许可证制度:某些商品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电信设备、化妆品等,在进口前必须向指定政府部门申请许可证。

  2. 技术标准认证:许多国家对进口家电、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设有国家认证标准,未通过认证将无法销售。

  3. 标签和语言要求:食品、药品、日化产品在销售前必须贴有符合要求的标签,且多数国家要求使用本地官方语言。

  4. 环保和能效标准:如泰国和印尼要求家电产品满足最低能效标准,否则不得进口。

  5. 二手商品限制:大多数国家禁止或严格限制进口旧机械、二手汽车、电子废弃设备等。

  6. 宗教文化敏感品监管:涉及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的印刷品、影像资料等,在如泰国、新加坡、文莱等国需特殊许可。


东盟十国的进口管制制度概览

越南实行较为严格的产品进口管理。涉及食品、药品、化妆品的商品,必须提前向卫生部或工贸部进行备案,并取得相关批文。电器类产品需通过国家CR认证,标签要求必须为越南语。同时,越南对二手机械的进口有明确限制,特别是使用年限超过十年的旧设备禁止进口。

泰国实行产品标准认证与进口许可双轨制度。家电、机械设备等需获得TISI认证,食品和药品类则必须获得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进口批准。对于文化产品如佛像、文物等,泰国文化部规定其出口进口均需审批。商品标签要求为泰语,并明确标注进口商信息。

马来西亚对技术性产品如电信设备实行SIRIM认证制度,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需通过卫生部或有关部门批准。标签要求包括马来语和英语双语。某些类别产品需从指定海关口岸进口。

印尼对进口管制较为严格。几乎所有商品都需持有进口商许可证(API),并对食品、药品进行BPOM(国家药监局)注册。二手电子、电器产品被明文禁止,所有食品类产品标签必须为印尼语,并注明进口商信息。

菲律宾实行产品标准PS认证制度,家电、灯具、玩具等类目商品需要通过标准认证。食品、药品、化妆品需获得FDA许可方可进口。对于文化、出版类印刷品,涉及宗教和政治内容的需额外审批。

新加坡虽然整体管理宽松,但部分商品如无线设备、安防器材、食品等仍需取得相关进口许可。例如食品需取得食品局(SFA)的许可,无线通信产品需经IMDA审批。同时,新加坡禁止进口口香糖、电子烟、电击器等特殊商品。

缅甸实行以审批为核心的进口许可制度。大多数消费品、设备类商品需在进口前取得商务部核发的许可,审批流程较长。医疗设备、日化产品等需多个部门联合审批。标签及产品检测要求不统一,清关风险较高。

柬埔寨对大多数产品实行备案制,部分商品需进口批准文件。对食品、药品、农业用品等实行较高监管。在公共项目中,工程类设备进口需与商务部、项目单位进行匹配说明。

老挝的进口管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商品需向工贸部或农业部报备,但整体流程尚不规范。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需提供完整进口商信息,部分项目类物资可申请关税豁免。

文莱对医疗、食品等类商品实行进口许可制度。食品须有清真认证。部分宗教类书籍、电子媒体等需获得宗教事务部批准。进口标签需采用马来语,电器等标准认证制度尚不完善。


合规建议:中国企业如何应对东盟进口管制

第一,产品出货前应事先识别是否属于敏感品类(如食品、医药、通信设备、带无线功能的商品等),并主动与当地代理或法律顾问确认许可要求。

第二,需针对每一国的技术标准和语言标签做提前准备,例如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是否已翻译成越南语、印尼语或泰语,并符合当地法规。

第三,务必在出口前了解是否需要进口前认证或注册,如越南CR认证、马来西亚SIRIM认证、印尼BPOM注册等。未注册产品即使抵达港口也无法通关销售。

第四,优先选择本地通关经验丰富的代理公司或服务商,尤其是在法规不明确、审批流程较慢的国家如缅甸、柬埔寨、老挝等。

第五,建议企业建立一份东盟主要国家进口法规手册,并保持每季度更新,特别关注标签法规、商品税则编码变化和新兴认证标准出台情况。


合法入境,是市场打开的第一步

“合规进口”不仅是一项贸易操作流程,更是东盟各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基本要求。中国企业若希望在当地开展长期业务,必须把握好这第一道关卡。从标签到许可,从认证到语言,从技术标准到文化敏感,任何一项忽视都可能让一批货物折戟沉沙。熟知每个国家的法律边界,才是走进东盟市场、赢得信任与利润的前提。

上海心海报关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海运出口报关及配套服务的出口报关企业,在上海各口岸业务现场均设有海运出口报关服务网点,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海运出口报关 服务。海运出口报关服务热线  021-35311787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自ASEAN LexStudio,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
列表
上一条【出口退税】单抬头VS双抬头报关单:退税流程、单证差异与避坑指南
下一条 一文读懂0110和9810的区别!跨境卖家如何选对报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