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国商用车出口巴西市场现状及建议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中国商用车制造业正加速向海外市场拓展,而巴西作为拉美最大的汽车消费国,由于其地理、能源和产业结构的独特性,对各类商用车需求持续增长,成为中国商用车“走出去”战略的重中之重。

通过梳理2022–2025年我国商用车对巴西出口规模与主要厂商格局,结合巴西环保法规、电动化趋势、可再生燃料应用及技术适应性等特点,系统分析我国商用车企业出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涵盖本地化投资、技术研发、品牌与服务、金融创新及合规管控等方面的务实建议,助力企业在巴西市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市场规模与细分

巴西是全球第8大汽车市场,其商用车板块主要包括轻型商用车、卡车与客车。受巴西道路运输网络和农业、矿业等产业对运输车辆的持续刚需拉动,2022–2025年我国出口巴西的商用车保持在每年8 000~12 000辆之间,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2024年卡车出口约 7 674 辆(不含客车与轻客);2025年1–4月货车出口已达约 2 100 辆。整体来看,轻型商用车(含微卡与轻客)占中国商用车对巴西出口的60%左右,重型卡车及客车合计占比约 40%。

主要厂商格局

在商用车出口巴西的阵营中,比亚迪凭借新能源技术迅速抢占电动轻客市场;福田汽车以发动机与整车协同优势覆盖轻卡与中重卡;东风商用车依托广泛的代理网络深耕多用途轻客与中重卡;中国重汽专注高端重卡与客车领域;而奇瑞、长城等乘用车巨头则通过微卡和轻客切入灵活燃料和小型商用车细分市场。各家企业正凭借产品技术、成本控制、服务网络和品牌影响力,构筑在巴西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环保法规与可再生燃料


巴西重型车自2022年起实施Proconve 8(相当于欧Ⅵ),同时大力推广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混合燃料应用。进口商用车不仅要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还需兼容当地燃料配比。中国企业可加强与巴西研究机构合作,开展本地化燃料适配测试,并在发动机与整车设计中融入可再生燃料适用方案,以抢占低碳化市场先机。


电动化趋势与进口需求

在严格的环保与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巴西城市公交与中短途物流对纯电和插混商用车的需求迅速升温。2024年,尽管进口关税已由原来的18%恢复至35%,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轻客与中客)仍保持年对年增长,并占电动商用车进口总量的超过90%。中国厂商需加快产品本地化认证与改造,针对巴西电网波动与充电基础设施分布,提供整车+充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参与城际及城市公交的示范线路与示范项目,以满足城市公交和绿色物流的快速增长需求。

出海模式与挑战

我国商用车企业主要通过整车出口、CKD组装、本地合资建厂及多元化金融合作等模式进入巴西市场。整车出口成本优势明显,却受高额关税与物流成本制约。CKD和本地组装有助于降低关税壁垒,合资建厂则可享受免税及补贴政策,金融合作可推出融资租赁等产品,降低客户门槛。但同时,高达35%的进口税与繁复认证流程、国产品牌信任度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售后网络薄弱,都是亟待破解的“卡点”。

合规与战略建议

为赢得巴西市场,中国商用车企业应在深入本地化投资、研发适配乙醇与高原环境、构建权威质量检测与售后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联合当地企业开展组装与产业链合作、参与基础设施与智能物流新业务,以及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同步发力,并完善海外合规管理体系,依法合规参与招投标、采购与运营,防范法律与政治风险,最终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本土化融合,构建可持续竞争力。(注:文中数据来自巴西汽车工业协会)

  上海心海报关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海运出口报关及配套服务的出口报关企业,在上海各口岸业务现场均设有海运出口报关服务网点,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海运出口报关 服务。海运出口报关服务热线  021-35311787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自SAM SHIPPING,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
列表
上一条欧盟竖起“零毁林”高墙,中国木材出口遭遇寒冬!
下一条 东边不亮西边亮!纺织服装半年出口额1440亿美元!